书魂墨韵,铁血担当丨认识不一样的颜真卿
在盛唐气象渐褪的中唐乱世,安史之乱的烽火撕裂了山河,也淬炼出一位集忠烈与翰墨风华于一身的颜真卿。
在盛唐气象渐褪的中唐乱世,安史之乱的烽火撕裂了山河,也淬炼出一位集忠烈与翰墨风华于一身的颜真卿。
“邺水朱华,光照临川之笔”。王勃笔下的“临川”,意在告诉人们物华天宝的江西沃土,成就了在临川内史谢灵运的文学才华。谢灵运也以其文学才华,为“临川”增添了金色光环,影响着一代代抚州人。同样,抚州也是唐代抚州刺史颜真卿的福地,而他也以其高尚品节和书学成就,泽润抚州
南城县麻姑山以麻姑名莫知何年始,宋代时山上已有恒山精舍、翠微亭、元通宝殿即麻姑庙。为表彰曾在麻姑山修道的紫阳真人邓紫阳,唐玄宗下诏扩建麻姑庙,开元二十七年(739)扩建落成,赐号“仙都观”,供奉麻姑神像等。大历六年(771)四月,已卸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,可谓是
但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位书生,他在国家陷入危难之际挺身而出,统帅20万大军力挽狂澜,打赢了平定叛乱的关键一仗。
古代为官者,多注重以德为政,在参加国家或地方社会治理中,讲究民为本的德治和仁治,曾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无疑是后世官员以德为政的楷模。颜真卿,唐中宗景龙三年(公元709年)出生于陕西西安的通化坊,祖籍琅琊山东临沂,二十六岁考中进士,之后从政五十年,历仕玄宗、肃宗、
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中,颜真卿和王羲之犹如两座巍峨的山峰,各自矗立,各展风采。无论从历史还是现代的角度来看,颜真卿的作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,这种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珍贵。
《多宝塔碑》全称为《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》,唐天宝十一年(752年)由岑勋撰文、徐浩题额、颜真卿书丹、史华刻石而成,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。碑高285厘米,宽102厘米,共三十四行,满行六十六字。这张全景拓片完整呈现了碑刻的整体风貌,让我们得以一窥盛唐书
南城书法文脉绵延千年,植根于麻姑山深厚的人文底蕴。近年来,南城县借获评“全省书法之乡”的东风,以书法为媒介持续推动文化繁荣。通过连续举办三届全国颜体书法展、在全县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程,以及连续五年开展“送春送福”活动等一系列举措,将书法之美融入寻常生活。这份繁
9月17日至21日,国家大剧院与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的新编历史京剧《颜真卿》将迎来首轮演出。日前,《颜真卿》举行新闻发布会,主创、主演团队分享了作品的制作与演出亮点。
唐贞元元年(785 年)八月,蔡州龙兴寺的庭院里,77 岁的颜真卿被叛军缢杀。临终前,他仍在纸上疾书,字迹刚毅如铁,仿佛要将一生的忠烈与悲愤都倾注于笔端。这位历经玄宗、肃宗、代宗、德宗四朝的书法家,此刻眼前闪过的是长安的碑林、平原郡的烽火、朝堂的纷争。从琅琊世
鉴真(688年-763年),颜真卿(709-784年或785年)。
9月17日至21日,国家大剧院与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新编历史京剧《颜真卿》将迎来首轮演出。日前,该剧剧组举办新闻发布会,介绍制作与演出亮点。
书法界有很多书法家的字,在早年的时候,偏向于“传统”,并且功力较为扎实,而到了中的时候,往往喜欢写一些“丑书”,很多人不理解,认为是书法走向了倒退。
2013年,学者吴敢在《经典或伪作——颜真卿〈颜勤礼碑〉辨伪》一文中提出颠覆性观点,质疑此碑系清代伪刻,由此引发学界持续论争。
诸君!老夫米元章今日拊掌大笑——尔等写字,竟排起“木头兵阵”来?横如尺量,竖似桩立,连写三字活脱脱拓印一般!此乃书家大忌,俗谓“三同”:同笔如僵蚕,同字如复刻,同行如列队!老夫观今人字,十之八九困死在此!今日便掀了这棺材板,教你如何破“三同”,写出千变万化的活
中国历史上多少著名的字帖,如多宝塔碑,曹全碑,玄秘塔碑,颜勤礼碑……这些中国名碑,都在这里,就在眼前,全亲眼看到了,不再是纸面印刷的字体,而是碑石上镌刻着,字迹清晣,刀锋在石上宛然。
写字这件事,其实不只是一个技能问题,它背后藏着很多关于我们对时间、耐心、甚至自我认知的态度。如果你觉得写字难看又没耐心,这可能并不是因为你真的“做不好”,而是因为你还没找到写字的意义,或者说,还没找到让写字变得有趣的方式。
晨曦透过国家美术馆的玻璃穹顶,凝神俯瞰着机械臂模拟书法家的悬腕提按。银白色的机械手指精准复刻着《祭侄文稿》的起承转合,全息投影将颜真卿的落笔轨迹拆解成26980个矢量坐标,每一笔都闪烁着精致的蓝光。馆外,暮春的玉兰裹挟着磁悬浮轨道的嗡鸣飘飘欲仙,蓄了整个冬天的
在道家的“阴阳学说”当中,阴极生阳而阳极则生阴,所有美好的事物到达了一个极点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,在艺术领域也是如此,往往丑到极致的表达恰恰是一种美,而往往这种美让很多人望而却步!
在中国书法界,洪达林是一位兼具实践探索与理论自觉的青年书家。他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,自幼受外祖父启蒙,大学期间得到系统学习,大三便加入福建省书法家协会。在其艺术生涯里,受刘文华、黄鸿琼、刘顺华等多位知名书家指导,书法技艺日益精湛。2020年,他获中国书